80年了,为什么我们还在批日本篡改历史?
二战中,日本对亚洲多国的侵略是铁一般的事实。但你敢信吗?80年以来,日本国内一些美化甚至否认侵略历史的歪理邪说一直就没断过。必须揭露这类历史修正主义的虚假叙事,捍卫全人类的集体记忆。
二战中,日本对亚洲多国的侵略是铁一般的事实。但你敢信吗?80年以来,日本国内一些美化甚至否认侵略历史的歪理邪说一直就没断过。必须揭露这类历史修正主义的虚假叙事,捍卫全人类的集体记忆。
8月24日,日本政府通过外交渠道向欧亚多国传达呼吁,希望它们“慎重考虑”是否出席中国即将举行的九三阅兵式。
一边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纪念活动密集推进,北京的九三阅兵也进入了倒计时;另一边,在日本战败投降80周年这个关键节点,靖国神社又被推到了政治舞台中央。镜头切换得有点快,但背后的线索其实很清楚:中国在纪念历史、守护真相、提醒世人不忘过去;日本
1945年8月15日, 昭和天皇裕仁通过广播宣读《终战诏书》,玩了一手语义暧昧的文字游戏,试图营造战争是由日本“主动终止”的假象。此后,日本又将8月15日定为“终战纪念日”,一步步将“终战”概念植入公众意识。近些年,“终战”叙事在日本保守派媒体报道中大行其道,
二战中,日本对亚洲多国的侵略是铁一般的事实。但你敢信吗?80年以来,日本国内一些美化甚至否认侵略历史的歪理邪说一直就没断过。必须揭露这类历史修正主义的虚假叙事,捍卫全人类的集体记忆。
中国的反法西斯大阅兵快到了,没想到日本却闹出国际丑闻:一边死拉他国参加不了会,一边又因为“侮辱天皇”的图片和视频引发轩然大波,外务省竟还让中方“认真对待”。
日本多名外交关系人士24日指出,已敦促各国对于参加抗战胜利80周年大会应当审慎考虑,以避免中国主导的历史认知观在国际社会中广为传播。据指出,日本已通过驻外大使馆等向各国说明,中国的纪念活动“过度聚焦于过去的历史”,且带有“浓厚的反日色彩”,各国领袖应谨慎判断、
近日,我们忙着筹备九三阅兵,日本政府却上演了一出外交闹剧。据消息人士透露,日本通过驻外大使馆等向各国称,“中国九三阅兵活动过度聚焦历史、反日色彩浓重”,呼吁各国谨慎考虑,不要参加。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却仍有人无视铁一般的事实,一再否认甚至美化侵略战争。
就在咱中国紧锣密鼓筹备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之际,日本政府却悄悄通过外交渠道向欧洲和亚洲各国提出“建议”,希望他们谨慎考虑参加中国的九三阅兵活动。日本方面声称这些活动“过度聚焦历史、反日色彩浓重”。
但那会儿日本军部高层根本没当回事,总觉得还有退路。他们想着搞 “一亿玉碎”,让盟军觉得打本土代价太大,说不定就能谈出个 “有条件投降”比如保全天皇制度,不让盟军占本土。这种想法现在看挺荒唐,可当时他们是真抱着这种幻想硬撑。
在北京工作生活的朋友们可能最近一段时间都已经亲身体会体会到了,有很多路段临时封闭,这正是在为9月3日那天阅兵在做彩排,有的商家也是非常支持,选择暂停营业,国家的强大,才是我们最有力的后盾。
两颗原子弹,为什么没能让日本投降投下两颗原子弹后,日本政府没有马上投降,反而在等待。这个历史问题有很多争论:有人说原子弹的可怕力量逼日本投降,但另外一些资料,比如一位日本专家的分析,指出苏联出兵才是真正的转折点。难道日本更怕苏联而不是美国?这个问题值得想想。看
8月15日,80年前的这一天,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就在这样一个敏感节点,日本首相石破茂以自民党总裁名义向靖国神社奉上“玉串料”,自民党多名要员登门参拜;除此之外,日本举行“全国战殁者追悼式”,石破茂在致辞里罕见提到“反省”;镜头另一边,王毅
"吾人劝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并对此种行动诚意实行予以适当之各项保证。除此一途,日本即将迅速完全毁灭。"
中美之间的较量,从贸易战打到科技封锁,再到南海台海的军事对峙,到处都是火药味。但如果仔细想想,真正的焦点可能不在那些显眼的热点上,而是藏在东亚一个不起眼的地方——琉球群岛。它不光牵扯中日恩怨,还直接影响中美在亚太的势力平衡。
近期,石破茂政府公然声称《中日联合声明》不具有法律约束力,这一危险且荒谬的言论,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国际舆论的湖面,激起千层浪。此行为严重破坏了中日关系的政治根基,也挑战了战后国际秩序,面对日本这一肆意妄为的行径,中国必须以坚定有力、多维度的策略予以应对。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正式向反法西斯同盟投降。这一时刻,不仅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战场的终结,更意味着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历经浴血奋战,终于将发动侵略战争、给亚洲乃至世界带来深重灾难的日本军国主义钉在了
首先,原子弹的震慑是关键。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造成巨大伤亡,日本高层意识到抵抗已无意义。其次,苏联参战加速了局势恶化。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并迅速攻占中国东北,日本失去最后谈判筹码。
1945年7月28日下午,日本首相铃木贯太郎面对记者说出"黙殺"二字。翻译官将它译成英文"ignore"。
“日本投降的消息传到回民支队驻地,战士们彻夜欢庆。妈妈拉着我的手,随着人流来到‘本斋亭’。突然,欢呼停止了,战士们默默地摘下军帽肃立致哀,为他们敬爱的司令员,也为千千万万没能看到抗战胜利的中国人……”